光模塊的作用就是光電轉換,發(fā)送端把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,接收端再把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。萬兆光模塊由光電子器件、功能電路和光接口等組成,光電子器件有發(fā)射和接收兩個部分。
衡量光模塊的性能指標也分發(fā)送和接收兩大類:
發(fā)送端:
①中心波長:所有的光都會有一定的波長分布范圍,即使是純度最高的激光也不例外。假設需要波長為850nm的激光,那最終能實現(xiàn)的是在849~851nm的激光,只不過850nm這個波長的光能量最大,這就是所謂的中心波長;
②發(fā)射光功率:光模塊在工作時發(fā)射端輸出的功率叫發(fā)射光功率,通俗來講就是光的強度;通常使用dBm來表示光功率
③消光比:激光器在發(fā)射全“1”時的平均輸出光功率與全“0”時的平均輸出光功率的比值。根據不同的速率、不同的傳輸距離、不同的激光器類型,消光比要求不一樣。一般的對于FP/DFB 激光器要求消光比不小于8.2dB,典型值在10dB左右。
接收端:
①接收靈敏度:接收靈敏度代表接收端的接收能力。表示所能正確接收,識別業(yè)務信號的最小輸入光功率。一般情況下,速率越高接收靈敏度越差,即最小接收光功率越大,對于光模塊接收端器件的要求也越高;通俗來講就是可以接收的光強度的范圍;
②過載光功率:過載光功率代表接收端的承受能力。表示所能正確接收,識別業(yè)務信號的最大輸入光功率,光過強則超出接收端的工作范圍。通俗來講就是可以接收的光強度的最大值,如果輸入光功率大于過載光功率則會導致設備損壞;
③接收光功率:接收光功率代表能使接收端正常工作的數(shù)值。表示所能正確接收,識別業(yè)務信號的光功率范圍。接收光功率的上限值為過載光功率,下限值為接收靈敏度的最大值,也就是過載光功率和接收靈敏度之間。
影響光模塊價格的性能指標主要有中心波長、發(fā)射光功率、消光比、接收靈敏度、過載光功率、接收光功率等,通過這些指標的數(shù)值就可以了解光模塊廠家的性能指標了。